六年前,《我们与恶的距离》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,精准剖开社会病灶,成为华语剧难以逾越的高峰。六年后,原班制作团队携续集《我们与恶的距离2》重磅回归,熟悉的沉重感扑面而来,探讨的维度却更为宏大深邃。
故事始于一场令人窒息的超市纵火案。24岁的胡冠骏,动机成谜地将汽油泼洒在超市外的摩托车上点燃。失控的火舌瞬间吞噬一切,最终酿成五死十二伤的惨剧。这场无妄之灾,彻底粉碎了精神科医生马亦森(周渝民 饰)的世界——他挚爱的妻儿葬身火海。曾经的温润医者,瞬间被抛入绝望深渊。
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)如影随形。每当身处抢救场景,痛苦的记忆便如潮水涌来,将他拽回至亲罹难的现场,剧烈的生理反应令他蜷缩窒息。当得知纵火者胡冠骏因精神鉴定将被送入自己工作的清云疗养院时,积压的仇恨彻底冲垮理智。他驱车狂飙,意图在胡下车瞬间将其撞死。千钧一发之际,一名护工意外出现迫使他急刹,复仇流产。然而仇恨未熄,当夜他持械走向胡的病房,开门却见院长已在等候。职业身份与受害者家属的撕裂感如利刃穿心,最终他痛辞职,在愤怒与痛苦的泥沼中迷失方向。
与马亦森并行的,是其好友高政光的故事线。出身**世家却怀揣理想的高政光,是公开的“废死派”,致力推动国民法官制度改革以求司法公正透明。然而现实冰冷,政敌发动“灭光行动”对其网络围剿。胡冠骏案,作为国民法官制度施行后首例可能判死的案件,沦为**博弈的关键棋子。
另一场悲剧的余波在社会角落震荡。出租车司机罗自强因思觉失调症发作,恍惚中刺死一名法警,一审被判无罪。判决未能解脱罗家,反而将社会压力与道德审判倾泻在妻子陈又茗和年幼子女罗誉、罗卉身上。为求生计,陈又茗当街跪求受害者家属收下微薄赔偿,却遭尽冷眼羞辱。重压之下,她留下遗书消失,将儿女抛入更深的无助深渊。
命运的残酷巧合在于:马亦森发现陈又茗竟是高政光早年离家、改名换姓的同父异母妹妹。高政光接回孤苦侄儿侄女,却遭母亲以“**世家体面”及避讳“**犯家属”标签为由强烈排斥。两个孩子敏感察觉异样目光,悄然逃离。此时,马亦森伸出援手,暂时收留了罗誉兄妹。两个破碎家庭的轨迹就此意外交织。
它试图构建一个比前作更宏大、阶层更丰富的社会剖面,探究当个体被系统性创伤击垮时,家庭、社群、制度如何编织成“接住”他们的安全网。现实中,恶性事件后公众常以“斩立决”的呼声告终,复杂的成因与社会伤疤被匆忙掩盖。《与恶2》的核心价值,正是固执地停留在痛苦的现场:它追问那纵火的青年何以至此?追问丧亲者如何避免沦为新的复仇者?追问**口号下个体的真实困境。 这份固执的追问,是黑暗中刺向人性深渊的一束强光。